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

誠哥

誠哥,無名但有實的香港統治者。業務遍及房地產、商場、電力、超級市場、零售、飲食、電訊⋯⋯香港市民根本很難想像如何可以過與誠哥無關的生活。

李氏力牆
以下資料來自香港網絡大典:
「在20048月至20077月間,不論如何大風大雨,香港亦沒有懸掛過八號風球,在市民抱怨為何天文台沒有及時保護市民安危時,其後竟有大學學者在電視新聞上表示,「香港每打一次台風均令香港損失四億,誰人為四億負責?」故有人在網上搜尋資訊,發覺天文台隸屬前經濟發展及勞工局,開始譏諷前經濟發展及勞工局的天文台偏重商界,為了賺錢而罔顧香港市民安全,怒火遂發在全港最大的老闆誠哥身上,因而得出此惡搞名稱。有網民以科學及實際情況,綜合意見得出「李氏力場」的運作原理。當然,李氏力場只是虛構,屬於人文現象,實際上並不存在。」

有網友追蹤各大颱風路線圖,發現颱風於香港400公里範圍內往往離奇轉向,香港得以避過強風,市民因而能如常上班。不過力場能抵禦颱風,似乎也能逼使颱風留下。2011929日,颱風「納沙」來襲。雖然天文台在之前一日晚上表示「明日懸掛更高熱帶氣旋警告的機會不大」,卻後來在深夜一改口風,表示將會懸掛更高熱帶氣旋警告。清晨440分,儘管納沙與香港一直保持住近350公里的距離,天文台仍然懸掛了8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,警告維持了12小時,直到下午430分才改掛3號強風信號。有網民笑稱「由於之前一晚環球股市大跌,誠哥爲了防止香港的股市大跌,因此下令關閉李氏力場,把損失減到最低,並且要求天文台懸掛八號風球直到4時收市時間」。

「李氏力場」雖為惡搞之作,但也能反映市民相信李超人金錢的力量已經強到能呼風喚雨,網民因此以主禱文改編成「李禱文」,繼續惡搞:

「我們在中環的超人,
願人都尊你的姓為李。
願李的國降臨,
願李的旨意行在香港
如同行在長實。
我們日用的物品,
百佳賣給我們。
免李家的稅,
如同我們免窮人的福利。
不叫我們遇到風球,
救我們脫離黑雨。
因為住屋、電力、交通,全是李的,
直到永遠。
因李,及楷,及孫之名,阿門。」

如果整個香港都由一個集團壟斷,誰還有生存空間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